全球即时:印度已经出手了,中国必须“警惕”,这针对的不是某一家中企

时间 : 2023-04-24 20:53:23 来源 : 腾讯网

本文共3500多字,需用时12分钟,看官们耐心阅读,原创不易,欢迎点赞关注。

小米在印度6.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小米回应,公司在印业务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要求解冻,但却遭印度法院驳回,此前这样的案例就已经发生了,很多国人质疑,小米这是遭遇了“杀猪盘”了吗?这直接被印度“抢走”了50亿元啊,中国必须“警惕”,这不是针对某一家中企!印度这是意欲何为?

01小米在印度6.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印度已经出手了!小米在印度6.8亿美元资产被冻结,中国必须警惕!

近日,印度法院裁定冻结了小米在印度的6.8亿美元资产,这个决定让人们重新关注到了印度对于外国公司的审查力度。

那么,小米为什么会被冻结资产呢?印度的理由是小米涉嫌侵犯了一家印度技术公司的专利权。

但是根据小米的回应,小米在印度业务符合当地法律法规,并不存在违规,还进行了上诉,但是却被法院驳回。

对此,很多国人朋友表示,印度终于开始显露出自己的野心了,这不就是明着抢吗?6.8亿美元资产,折合50亿元,可不是什么小数目。

而且,这件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去年4月,负责打击金融违法犯罪的印度执法局(ED)冻结小米印度的部分资产,指控小米“通过冒充特许权使用费向外国实体非法汇款”。

印度上诉机构去年10月确认上述命令,拒绝为小米资产解冻。

小米印度公司当时否认指控,称执法局扣押的数目中有超过84%是支付给高通公司的特许专利费。

如今,小米再一次面临资产被冻结且无法申请解冻的情况。

对此,有网友表示,这不就是印度对小米的“杀猪盘”吗?吸引小米进入印度市场,最后再通过当地的法规对其进行处罚!

也有总结出经典的一句话,印度赚钱印度花,一分别想带回家!

而这,也暗示出印度对于中国企业在印度市场的态度仍存戒备。

而要讲清楚小米是否陷入了印度的“杀猪盘”,还要追溯到2014年。

当时小米入驻印度市场,吸引了不少印度消费者的关注。

但是,在2016年,印度电子公司(爱立信)指控小米涉嫌侵犯了其标准相关专利权,并向印度法院提出诉讼。

爱立信声称小米使用了其无线通讯技术,但拒绝支付相关专利费用。此后,这场官司一直持续至今。

在这场官司中,小米虽然曾经多次表示愿意支付专利费用,但印度法院认为其进展速度太慢,所以在2021年3月11日下达了限制令,暂停小米在印度的财务活动。

小米针对此事发表了声明,表示将尽快与爱立信沟通,解决专利问题,并承诺保障用户和供应商的利益。

这起事件不仅让小米在印度市场遭受重创,也提醒了其他外国公司在进入印度市场时需要注意合规问题。

同时,经过上述的分析,小米确实在印度栽了跟头!

作为全球人口第二多的国家,印度市场潜力无限,但不得不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法律和文化差异。

尤其印度对待中国的企业,态度更加明显!

长期以来,印度与中国在多方面关系时紧时松,中国企业在印度的经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中国必须警惕!

02印度不是针对某一家中企

印度此次出手“明抢”小米,不只针对某一家中企!

要知道,近年来,中国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上的表现备受关注。然而,在其快速增长的同时,中国智能手机也遭到了多次限制、打压和制裁。

例如,2019年,印度曾禁止使用58款中国应用程序,其中包括著名的TikTok、WeChat等软件,导致部分中国智能手机销量下降。

印度曾经发布限制电子设备进口的政策,限制中国手机厂商的销售。

还有一些地方要求手机厂商在当地设立生产线才能进入当地市场,这对于那些没有在印度建厂的厂商来说也是一种限制。

此外,印度还要求所有手机制造商在出售前需要通过“安全审核”,并且将在未来几年逐步实施本地化生产和采购政策,直接影响了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的发展。

这也给中国智能手机带来了更大的挑战。

既然印度对我们不友好,那我们为何又如此青睐印度市场呢?

其实,印度这个国家,在人口上和我们类似,此前人口一直位于全球第二,今年已经要超越我们了,人口就是消费市场,我说中国经济前70年,应该和印度做对比,就是有相似性。

印度人口众多,而且普遍年轻化程度高,这些年轻人对于智能手机的需求量很大。

其次,印度在推行数字化转型战略,从而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和技术,也给智能手机行业带来了机遇。

印度智能手机市场竞争激烈,价格敏感度高,中国手机厂商们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性价比等方式获取更多的市场份额。

中国有的消费市场优势,印度也有!

但中国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那么手机厂商就必须向外拓展,同时也能赚回外汇!

此外,还有印度低廉的劳动成本和土地成本,吸引手机厂商投产。

因此,近年来,中国手机厂商及全球手机厂商都将印度市场视为重要的增长点。

据统计,印度的智能手机出货量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市场。

这也使得很多国际手机品牌纷纷进入印度市场。尤其是中国手机厂商小米,因其性价比高的产品和强力的营销策略,在印度市场迅速崛起。

从数据来看,截至2022年底,小米已经在印度市场拥有超过25%的份额,仅次于三星。

小米在印度市场的表现也非常亮眼:根据IDC发布的数据显示,小米在2021年Q3印度市场销售了1200万部手机,同比增长了42%。

此外,在2021年Q4,小米还一举超越三星,成为印度市场的头号智能手机品牌。

所以,小米已经成为印度市场的王者,这么大的市场份额,也是艰难打拼下来的,想要做生意,就难免受到限制!

而小米印度的成功,除了营销策略外,其实,与其在印度建立的产线密不可分。

作为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中最早进军印度市场的厂商之一,小米在印度建立了两家生产基地。

这两个工厂不仅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而且还可以加快产品的交货时间,为小米在印度市场的发展提供坚实支持。

所以,小米在印度的市场已经是深深扎根了,不可能轻易撤离,但对于印度的打压,我们必须反制!

毕竟印度已经不是一次两次对我们的企业搞打压和制裁了!

03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印度多次对我们中国企业的打压,已经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进入印度市场之前,必须对当地的政策法规进行深入研究,确保自身企业运营合法合规。

这次限制令是印度对于知识产权维护的一个示范,也表明了印度对于外资企业的审查力度正在加强。

对于那些想要进入印度市场的外国企业来说,只有严格遵守当地的相关法律和规定,才能够获得长期稳定的发展。

但显然,印度已经是为有意为之了,毕竟中国智能手机在印度市场的份额比较大。

根据2022年Q2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品牌在印度市场的份额约为62%,其中小米以25.3%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一,OPPO、vivo、realme等也均有不俗表现。

当然,虽然我们的份额大,但中国智能手机并没有完全占据印度市场的优势地位,因为它们曾经多次遭到印度的限制、打压和制裁。

如果必须按照他们的法规来,我们会很难生存。

所以,面对印度的限制、打压和制裁,中国智能手机品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提高其在印度市场的竞争力,同时需要反制。

首先,中国智能手机企业应把握好当前的市场机遇,在产品的研发和营销策略上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更加符合当地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其次,中国智能手机品牌也应该注重本土化经营。通过与当地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向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套餐服务,增强品牌影响力。

此外,借助本土化生产和采购,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并增加供应链的敏捷性,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

以上操作,可以提高自身产品质量和品牌影响力,赢得消费者认可,增强消费者和用户的粘性,稳住消费市场,增加市场份额,带来更好的用户口碑和忠诚度。

当然,还需要加强与印度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沟通和合作,争取更多支持。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这样才能为中国智能手机品牌在印度市场长期稳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但以上这些都或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毕竟印度的指向是很明确的,就是打压外部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保护本地企业。

甚至说印度看中的是我们技术,并不是我们的手机,更不想把他们的市场分出来,所以我们的企业需要提高对自身安全性的升级,确保资产安全,技术安全。

要逐渐减少对印度市场的依赖,寻找其他市场。

虽然印度市场潜力很大,但是也存在政策风险,为了规避这种风险,我们应该提高自身竞争力,积极开拓其他市场,逐渐减少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实现风险分散。

此外,就是国家经济力量的较量。

这些年,印度一直叫嚣着要成为新的“世界工厂”,要取代我们,甚至美国也在扶植印度,在产业链上取代我们,尤其是在大国经济博弈的背景下,我们必须加强经济竞争力,以此在国际竞争中,更有优势。

在外部打压我们国家企业的同时,我们也能给出有力的回击,对印度是如此,对其他国家,尤其对美国的打压也是如此!

对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也欢迎大家点赞关注!

标签:

相关阅读

热门文章